《精益创业》读后感

前几天月底开会,大家分享读书感悟,我当时分享了《精益创业》这本书,今天有空,把分享的内容整理出来。下面是我分享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理解的创业,并不是一定实际去创办和运营一家企业,我们设计开发一款产品、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做一份工作,都可以认为是在创业,这个概念范围是比较大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业?我想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心里,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可能说,我想通过创办企业赚钱,实现财务自由。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在创业,我不创业显得不合潮流,于是我也要创业。有的人可能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更进一步,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在一起。他们希望通过自己以及集体的智慧和劳动,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哪怕好那么一点点。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面提到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说,伟大的创业者或者产品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能把自己的一颗星星,挂到人类的天幕上。这些年有很多伟大的产品都做到了这一点,比如美国的苹果、Facebook,中国的淘宝、微信、滴滴打车,这些产品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更加高效。

这一点在书里是没有的,之所以讨论这一点,是因为我认为,我们的初衷决定了我们做产品的高度,单纯为了赚钱而创业,和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而创业,起点可能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终点一定是不同的。当然,并不是有了好的初衷就一定能达到马云马斯克马化腾那样的成功,但是至少,有了好的初衷,我们做事情的境界就会不一样。

谈完为什么创业,接下来我们就聊聊为什么精益创业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一直面临物资短缺,只要东西生产出来,能用,就一定能卖出去。但我们现在处于商业时代,物质的供应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范围,如果企业不能挖掘人们的真实需求,或者不能更好地满足现有的需求,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难以生存的。比如在农耕时代,一个家族生产锄头,生意可以维持一两千年;但到了社会富裕的年代,你的锄头除了能锄地,还要注重美不美观、耐不耐用,省不省力等等附加价值;甚至到了现代化生产中,锄头这个工具逐渐被工业化的农业机器所取代,从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果到了现代社会,你没有看到人们需求的变化,还一门心思想要造出世界上最美观最好用的锄头,那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言归正传,虽然这个时代创业的难度在增大,但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企业深入了解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精益创业》这本书教创业者如何“驾驶”一家新创企业,我们都知道,驾驶的过程是一个根据实际路况不断调整引擎的过程,书中提出了一个“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在这个循环里,创业者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往下走,什么时候该调整方向,也就是转型。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经证实的认知”,从而学习如何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业务。

书里详细讲述了新创企业IMVU的创办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会看到,想要让一个好的idea最终转化成产品,绝不仅仅是有了好创意再加上超强的执行力就一定能成功这么简单,它中间经过很多的细节和曲折,怎么样去获得初始用户,怎样去挖掘真实的用户需求,怎样面对用户的否定和拒绝,怎样避免被“虚荣指标”的表象所迷惑,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转型,怎样让企业加速,以及如何在企业成熟后依然能保持创新动力。可以说,本书把一个产品的围观体感、中观套路、宏观战略(企业层面)都覆盖到了,但战略层面篇幅较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读《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

第三点我想说的是,创业其实是一个心理游戏。一个人的学问、知识决定了他能站多高,但一个人的心灵厚度,决定了他能走多远。网上有句话,说玻璃心的人,总有一天会趴在地上吃玻璃渣子,不无道理。创业绝不只是一件想象中很酷的事情,在把一个很棒的idea转化成产品甚至企业的过程中,充满了被怀疑、被拒绝、被否定。在早期能否勇敢地拿最小化可行产品接受用户的检验,能不能一遍又一遍地面对用户的批评甚至无视,能否在团队信心耗尽的时候,依然保持战斗力并能激发团队的斗志,能不能不被一些表面的虚荣指标所欺骗,能不能在进入成熟期后依然能把创新基因延续下去。这一切都在极大地考验创业者的心理。

梁宁在《增长思维30讲》里说,一定是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先破产,企业才会破产,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另外她还讲到联想的柳传志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面对网络批评的时候,所采取的不同行动。柳传志看到看到公司BBS有人吐槽管理层,选择了关闭BBS;而张一鸣遇到同样的情况,有人提议实名制,但公司的透明原则让字节跳动的管理层做出了依然匿名的决定。保持信息不被扭曲,这也反应了管理者强大的心理和智慧,这也是公司保持创新动力的所在。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经验、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很多书我们读一两遍,也只能理解皮毛,只有不断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践行,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是所有书中的理论和方法都一定具有普世价值,作为读者,我们需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吸收和利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